凯旋生活网 汇聚海量最新生活资讯

《琅琊榜》:这件事看出越贵妃智商爆表,但蠢儿子让她心里苦极了

2024-01-12 12:23:10 已围观 61 次来源:互联网编辑:凯旋生活网

在大梁现存的七位皇子中,若论智商谋略大概率誉王排在第一,若论品行端正靖王则要位居首位,那此时品阶最高坐正东宫之位的太子,究竟又有什么优点让他如此被梁帝垂青呢?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答案其实是在越贵妃。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01:人美心毒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越贵妃是整部《琅琊榜》众多妃嫔中论及姿色最佳的那位,打从他接替宸妃以来,就独得皇上恩宠,这份恩宠不但让她取代了宸妃成为了仅次于皇后的贵妃之位,更是让她那蠢萌的儿子拿到了太子之位。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而这里面的诀窍,无非就是三个字:“枕边风”。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整个大梁所有大的决策制定一定是属于梁帝的“圣心独裁”,而这个过程中谁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除了中枢机关外,大概就要轮到与梁帝接触最多的高湛以及晚上侍寝的妃嫔了。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高湛是一个圆滑的人,懂得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所以在选择太子这样的大事上,高公公多半是插科打诨,卖萌装傻的。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但越贵妃则是相反的,于是那些个日日夜夜里,越贵妃总会在舒爽之后,借着兴头,偶尔撒娇,略加引导的说上几句“我儿子多好”、“选我儿子做太子”这样的话语。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对于梁帝来说,因为祁王的事情还在眼前历历在目,他知晓自己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多么聪慧、多么贤德的太子,他更需要的是听话、是不惹事。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再加上越贵妃的儿子本就是现存的几位皇子中论年龄最长的那位,既然如此,那就暂且是他好了。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而另一边的誉王与皇后在日常的谈话中,皇后便常常对誉王喟叹:“皇儿,都怨我没用,得不到陛下欢心,让你受委屈了”,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是“都怪我没机会和陛下说点悄悄话”。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故而太子的上位,功劳全在越贵妃身上,她用自己的姿色、心机为太子铺好了一切,然而阿斗难扶,越贵妃一定不止一次的交待:“你不惹事,就是做了最好的事。”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但太子,又怎么会是不惹事的主呢。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02:太子惹事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太子被废的整个过程中有四件事起到了促进作用。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第一件事是情丝绕事件,它让越贵妃短暂地离开了梁帝身边,继而让静妃有机会慢慢上位。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第二件事是私炮房一案,这件事情的出现让梁帝碍于民愤,将太子幽闭圭甲宫。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这两件事的出现,与之前户部尚书倒台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太子的上位本身靠的就是越贵妃得宠以及自己的听话,朝局势力层面根本不是重点,甚至某些情况下太子的势力越大,反而会阻碍梁帝对他的青睐,所以户部倒台并无什么大碍,但越贵妃短暂失宠则让太子失去了最大牌面,这次私炮房一案又直接让自己失去了“听话”这个标签。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重重打击之下此时的太子已经摇摇欲坠,直到下面这件事的出现,直接将这种趋势打成了不可逆转。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第三件事是谢玉倒台,谢玉倒台对梁帝的打击颇大,因为他原本以为太子听话,谢玉忠贞,但这件事情的出现则让他后背一凉,原来看似听话的太子却连手握军事大权的谢玉都已收归己用,那他还能再信任这个看似听话的儿子么?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再到第四件事“丧期行乐”,这个压垮骆驼的最后一稻草如期而至后,一切便水到渠成了。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以上的这四件事中若论转折点应当是“私炮房爆炸”一事,而就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越贵妃的智商领先了太子太多、太多。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服侍梁帝多年的越氏,内心无比的清楚梁帝的软肋在何处,她的这招面对乱局的处理是她能够找到的最佳处理办法,但作为她儿子的太子在相同事情上的处理则要差上许多,甚至可以用愚蠢来形容。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由于靖王在救灾时未曾先行去兵部报备物资,太子授意兵部带头参本靖王越权和不懂规矩,然而这件事在梅长苏的算无遗策下,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是为靖王赢得了莫大的好名声。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如果越贵妃知道太子会在此时做了这样一件蠢事,大概会被气哭,你说你都这样了,还去到处得罪人,这不是千里送人头,蠢到家了嘛!N4d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