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生活网 汇聚海量最新生活资讯

古代斩首为啥都要“午时三刻、秋后问斩”,有什么特殊的讲究吗?

2024-01-19 13:25:42 已围观 60 次来源:互联网编辑:凯旋生活网

在关于我国古代的影视剧中,凡是涉及到斩杀罪犯的,大家基本上都会听到两个词,一个是“午时三刻”,一个是“秋后问斩”。比起现在社会的死刑制度,古代人的死刑执行中规矩似乎有些多了。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那么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其实大家都被影视剧迷惑了,斩杀犯人不一定是午时三刻,也不是秋后的任何一天都能进行问斩,古代斩杀犯人在时间上确实有一系列规定,也是非常有讲究的。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一)不止秋后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首先在斩杀犯人的日期上,绝对不是仅仅是秋后。从唐朝开始,秋分之后到次年的立春之前是进行斩杀犯人的日期,也就是秋后问斩,之后的宋、元、明、清四朝也大概延续了这一制度。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但这段时间里大部分时间也是不能行刑的,每个月有大致十二天的禁杀日,而且九月和正月不能杀、二十四节气日不能杀、祭祀日不能杀。所以在一年中,能够进行行刑的日子加起来一共也不到一百天,还是比较少的。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在行刑日的行刑时间选择上,古人的选择也是非常讲究的。古人在法律中规定,每天的行刑时间要求在未时到申时之间,也就是每天下午的一点到五点。不过在时间上,政策的执行并不严格,也有地方会选择略微调整行刑时间。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二)为何三刻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那么小说和影视剧中为什么大多数选择午时三刻行刑呢?这是有一些特殊讲究的。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其一,行刑的时间考虑到了人道主义。就像目前的注射死刑的初衷一样,古人也希望能够减少犯人在临死前的痛苦,所以选择午时三刻来行刑。午时三刻的时间基本是正午,下午一点左右。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这一时间点是人在白天困意最重的,而且在正午火热的阳光之下,人会被暴晒而眩晕,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斩杀,外界的各种条件会对人体产生麻醉作用,疼痛的感觉会小得多,这样就可以让犯人更容易的走向死去,不用再遭受一些不必要的痛苦。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此外,还有一点非常讲究,就是午时三刻是大家认为的一天之中阳气最重的时间,而行刑的刑场死人较多,是阴气最重的地方。官府选择在这一个时间点来行刑,是期待这一时间点的阳气能够压制住刑场的阴气,防止亡魂在未来纠缠法官、行刑官员、刽子手等参与行刑的人员,保证活着的人不会受到行刑的影响,继续健康的生活。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

综上所述,古人在行刑的时间选择上确实是在秋后进行,但不一定是午时三刻准时问斩。影视剧中之所以统一在午时三刻进行问斩,是因为这一时间点有着特殊的含义和讲究,既能够让死刑犯更舒适的走向死亡,还能够图一个大吉大利,减少行刑人员的心理阴影。在这两种特殊优势的加成之下,午时三刻也就逐渐成为了人们最为认可的行刑时间,在影视剧中频繁出现。qIS时刻为您分享日常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