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如今,人类的科技,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回过头来看,很多发明发现,很有可能也只是因为一次无心之举,比如牛顿正是因为苹果砸中了脑袋,这才提出了万有引力地概念,接下来要说的一人,同样也是充满着巧合,他收集6.8吨尿液想要提取黄金,却偶然发现一样能改变世界的东西,具体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当东方道士,在香炉中苦苦提炼长生不老药的时候,西方炼金术师,也开始孜孜不倦的寻找自己的目标,只不过他们的理想更加现实,寻找一种能够“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方法。
在中世纪欧洲提出的“元素论”中,几种元素是可以相互转化,因此不少人也认为,铜铁这样的“贱金属”,只要经过合适的操作方法,就能够转变为“黄金”这样的贵金属。
因此从当时的贵族,再到普通的市民,不少人都沉浸在炼金术中无法自拔,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这能够帮助自己获得大量的金子,从而一夜暴富。
而17世纪60年代,德国一名叫做亨尼格·布朗特(Hennig Brand)的男子,同样也花费了大量时间,试图找出提炼金子的方法。
布朗特是居住在汉堡的一个商人,他投入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去提炼大量稀奇古怪的配方,但是布朗特却总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结果。
而到了1669年,布朗特却没有被失败所击垮,反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人的尿液和金子一样是黄色,莫非里面同样也有着金属?
从如今的角度来看,这个想法不但离奇,还有些小小的恶心,然而布朗特却管不了那么多,他越想越兴奋,或许正是前人没有认识到这点,从而忽略了一个创世纪的发明。
很快,布朗特开始收集液体,他坚信,金属一定存在,但是因为液体的原因,肯定十分稀少,所以收集的样本也必须增多才是。
布朗特开始花费大力气,进行收集,在常人不理解的目光当中,他甚至愿意主动掏钱去购买,为了能够更加“金黄”,拿到“含金量”更高的液体,布朗特甚至专门跑到酒馆,去收集酒鬼们喝醉后的遗迹。
最终布朗特足足收集了6.8吨,充满异味的桶子堆满了他的房间,对此商人却一点都不介意,野心勃勃地开始了实验。
然而让布朗特感到失望的是,无论他采取任何方式,包括煮沸、蒸馏,露天放置,甚至还加入了木炭和石灰石,却始终无法得到理想当中的金子。
但是在反复提炼下,布朗特倒也有了新的发现,一种淡绿色的物质,宛如凝固的液体一般,在晚上,还能散发出微弱的绿光,对此布朗特命名为“冷光”。
实际上,这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化学实验所发现的元素:“磷”的降临过程。兴奋的布朗特将发现告诉给了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从而轰动了科学界。
而他坚持不懈的态度,竟然还真为自己带来了一笔财富,几年过去,布朗特以200银币的价格,将磷的提炼过程出售给了另外的化学家,在此之后,磷单质开始在化学界愈发重要的角色,对现代火柴的发明,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商人的付出和探索,也值得后世的纪念。